齐鲁大地上,金色麦浪在田间地头翻滚,收割机的轰鸣声里藏着丰收的期盼。不久前,淄博市某村的沟渠边,一辆满载麦穗的农用车陷在泥里,车斗倾斜着晃悠。没等农户急出满头汗,附近巡逻的救援队员就带着工具赶了来,吆喝着“搭把手”,村民们也围拢过来,众人合力推的推、垫的垫,没多久就把车从沟里拽了出来——这背后,是山东道路救援机构为农忙时节精心编织的高效安全网。
作为农业大省,山东的“三夏”“三秋”农忙时节,关乎着全年粮食安全的“底气”。眼下农忙正酣,乡村道路上的热闹劲儿里藏着不少风险,山东各地道路救援机构早早就动了起来,提前启动应急预案,从隐患排查到部门联动,从24小时值守到科技助力,把保障的触角伸到了田间地头的每一条路。
农忙时节的乡村路,藏着不少“隐形坎”。大型收割机“轰隆”着上路,宽宽的机身占去小半条路,后面跟着的拖拉机载着满车麦秆,摇摇晃晃地挪着,过往的摩托车、三轮车得小心翼翼地绕;有些农户为了多运点,给农用三轮车加了“高栏”,超载的车在坑洼路上颠得厉害,驾驶员握着方向盘的手都攥得发白;天不亮就下地、忙到半夜才收工是常事,疲劳驾驶的农户眼皮打架,夜间作业时车灯照不清路,稍不留神就可能出岔子。这些情况攒到一块儿,让农忙时的道路安全成了得攥紧的“事儿”。
要护好农忙路,得先把隐患揪出来。济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莱芜大队的队员们,早在农忙开始前就扎进了乡镇。他们开着巡逻车跑了40多个乡镇,沿着公路边的村庄挨个儿转,遇上在田埂上捆麦秆的农户就递根烟唠两句:“叔,村东头那条路是不是有个坑?收割机过去费劲不?”实地摸查了半个多月,不光把主干道的弯道、窄桥记在本子上,连田间临时踩出来的便道都没落下——有处村道的涵洞盖松了,收割机碾过去容易晃,他们联系施工队赶紧加固;还有段路的警示桩倒了,当即就叫人重新栽好,前前后后整改了6处隐患,给农忙路先打了层“安全底”。
路要盯得紧,勤务模式得跟着农忙的节奏变。莱芜大队在易堵的路口、农机必经的路段设了26个执勤点,队员们的排班跟着“农时”走:天刚蒙蒙亮,早班的人就到岗了,盯着收割机上路时别堵了村口;午间太阳最烈的时候,他们蹲在树荫下扒两口盒饭,眼睛还瞟着路——这时候是农户运粮的高峰,超载、超速的得及时拦;傍晚收工时段,流动巡逻车打着警灯在乡间转,碰上农机“扎堆”的地方就停下来疏导。他们还跟乡镇派出所搭了“对子”,不定时搞突击检查,看到超员的面包车、酒驾的农户,当场教育整改,从早到晚的“无缝盯守”,把时间上的管理空子全堵上了。
农忙救援不是“单打独斗”,得攥起拳头干。莱芜大队的乡镇中队里,墙上挂着张“联勤表”,路政、气象、乡镇的联络员电话列得清清楚楚。前阵子预报有雷雨,队员们一早就跟路政部门通了气,路政的工程车带着铁锹、碎石守在易积水的路段,交警则在路口盯着,雨刚下起来就封了危险路段,没让一辆农机困在路上。昌邑市更直接,开通了护航“三夏”24小时服务热线,电话铃一响,不管是农机坏在了半路,还是晒粮占了车道,接电话的人立马调派附近的警力、农机站的人过去。就像滨州那起货车侧翻事故,农户打热线求助后,交警5分钟就到了现场,路政的清障车跟着赶来,村民们也主动来帮忙搬散落的麦子,15分钟就把路清干净了,后面的运粮车没耽误赶路。
科技也给救援添了“千里眼”。昌邑市公安局交警大队的信息监控中心里,十几块屏幕“轮播”着农村的路:国省道上的车流、乡道边的晒粮点、田间的农机通道,看得一清二楚。有回监控员发现某段乡道上,农户把麦子摊在了车道上,收割机路过时得慢慢挪,赶紧用对讲机喊路面警力:“东边乡道有晒粮,去看看!”民警到了现场,没硬着来,帮着农户把麦子挪到路边的空地上,还递了张“安全提示卡”,农户笑着说:“多亏你们提醒,不然挡着车也危险。”不光是监控,救援车装了GPS,哪辆车离求助点近,调度中心一查就知道;碰上复杂的事故现场,无人机飞一圈,路面情况拍得明明白白,救援路线规划得更准,比原来省了不少时间。
救援不光要“保安全”,还得“解民忧”。昌邑市的交警中队院子,这阵子成了“晒粮场”——农户家里没地方晒麦子,中队就把院子腾出来,拉上绳子、铺好塑料布,让大家把麦子摊在这儿晒,队员们巡逻回来,还帮着翻两下。车管所也开了“绿色通道”,农机操作员来办业务,不用排大队,递上材料就能办,有个老农机手王大叔,原来办驾驶证年审得等大半天,这次去了不到20分钟就弄完了,他直念叨:“不耽误我下午去割麦,真是帮大忙了!”这些事不大,却把“暖”送到了农户心坎上,也少了因晒粮占路、办事耽误农时而引发的麻烦。
要让路真安全,还得让安全意识住进农户心里。昌邑市的民警们带着宣传册往田间跑,麦收的地头哪儿人多,他们就往哪儿凑。民警小李蹲在麦堆旁,给围着的农机手递“警民联系卡”:“这卡上有我电话,车坏了、路堵了,随时打!”他手里拿着本案例册,指着上面的图讲:“前阵子有个师傅疲劳驾驶,收割机蹭了三轮车,俩家都耽误收麦,咱可得歇够了再干活。”有农户问夜间开车看不清怎么办,他就教怎么调车灯、哪些路段得减速,说得实在,大家听得也认真——把道理讲透了,安全的弦才能绷得更紧。
如今不少地方的麦粒已归仓,但山东的道路救援队员们还没松劲:莱芜大队的26个执勤点,警灯还在夜里亮着;昌邑市的24小时热线,听筒旁总有人守着;那些散落在田间的警民联系卡,还在传递着“随叫随到”的承诺。他们在麦浪里、在乡道上攒下的经验,早已成了“活预案”。这张为农忙织就的安全网,不仅护好了今年的丰收,更给往后每一年的农忙路,垫了层稳稳的底气,让乡村振兴的田野上,少了些慌张,多了份踏实。
https://www.pp97.com
下一篇:已经没有了